开启科学之门
    万物之理
    造化之炉
    生命之迷
    自然图景
    巧夺天工
phs_btn09.gif (12251 bytes)
    
  科学之门 > 万物之理

解释微观世界


  玻尔的理论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它只能用于氢原子,对于带两个电子的普通的氦原子却困难重重。  

  1923年,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电子作为粒子,应该具有波动的性质,他在自己晚年回忆这段经历时说"经过长期的孤寂的思索和遐想之后,在1923年我蓦然想到:爱因斯坦在1905年所作出的发现,应当加以推广,把它扩展到一切物质粒子,特别是电子。"他提出了物质波理论,预言电子波的衍射,并获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25年,物理学家薛定谔把德布罗意的理论大大向前推进,建立了波动力学体系,加深了对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为数学上解决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和分子物理学问题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理论工具。他于193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27年戴维孙和汤姆逊发现了晶体对电子的衍射和电子照射晶体的干涉现象,证实了德布罗意的预言,他们因此获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上一页] [下一页]